“十一五”期间上海实施环保投入2000多亿元


关键词:环保  2011-06-16  点击次数:


  “十一五”期间,上海以举办2010年世博会为契机,以污染减排为核心,以滚动实施环保三年行动计划为抓手,大幅度增加环保投入,每年环保投资占同期生产总值的3%以上,环保投入累计达2000多亿元。按照全面推进重点突破的工作思路,上海积极探索符合特大型城市特点的可持续发展道路,全市环境质量明显改善。


  上海市环境保护局局长张全评价道,“十一五”期间,上海市环境质量总体稳中趋好。大气环境质量稳步改善,环境空气质量优良率连续8年保持在85%以上,2010年,全市环境空气质量优良率达到92.1%,其中一级天数为139天,二氧化硫、二氧化氮和可吸入颗粒物年均值与2005年相比,分别下降52.5%、18.0%和10.2%。地表水环境质量总体有所好转,主要水体水质基本保持稳定,河道基本消除黑臭。与2005年相比,2010年,长江口朝阳农场断面化学需氧量和氨氮浓度分别下降13.0%和27.4%;黄浦江杨浦大桥断面化学需氧量浓度下降24.1%。


  污染减排成效显著


  完成2800多家污染企业结构调整


  “十一五”期间,上海市主要污染物化学需氧量和二氧化硫排放强度逐年下降,实现了与经济增长的脱钩。2009年底,全市化学需氧量和二氧化硫排放总量分别为24.34万吨和37.89万吨,比2005年削减了19.9%和26.1%,为完成国家下达的“十一五”减排目标任务奠定了基础。万元生产总值化学需氧量和二氧化硫排放量与2005年相比分别降低了51%和55%。


  同时,上海市基本完成吴泾工业区污染企业结构调整和治理,启动金山卫、宝山南大及奉贤塘外等重点地区结构调整工作,完成2800多家污染企业结构调整。以苏州河整治带动中心城区和郊区河道治理,整治河道两万多条段1.8万多公里。累计共完成6000多台燃煤锅炉清洁能源替代。提前实施了新车国Ⅳ机动车排放标准,高污染车辆限行范围从内环线扩大到中环线,4万多辆出租车和9千多辆公交车更新为国III以上排放标准。农业面源污染防治取得新进展,完成了349个村庄综合改造,世博会期间全面落实了秸秆禁烧措施。扬尘污染控制、道路噪声屏障建设等均取得了积极进展。以上这些确保了世博会环境保障工作取得全面胜利。


  上海基本建成长江口青草沙水源地工程,初步形成了“两江并举,多源互补”的原水供应格局。污水处理能力从“十五”末的471万m3/d提高到684万m3/d,城镇污水处理率从70.2%提高到80%以上,污水处理厂、污水收集管网覆盖每个镇和原保留工业区,污水处理厂污泥处理工程全面推进。全市11家燃煤电厂共1067万千瓦燃煤机组安装了烟气脱硫设施,共关停178.4万千瓦燃煤电厂小机组。基本建成生活垃圾压缩中转系统和市区内河集装化运输系统,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从55%提高到85%,垃圾处理场渗滤液处置进展顺利,危险废物、医疗废物基本得到安全处置。


  环境管理进一步强化


  制定6项地方环境标准,落实20项环境经济政策


  为了加强依法环境管理,保护生态环境,上海市修订了《上海市环境保护条例》,出台了《上海市饮用水水源保护条例》,制定了6项地方环境标准。落实了节能减排、循环经济、农村环境整治、生态补偿等近20项环境经济政策,金融、信贷、保险等政策工具正在成为推进环保工作的重要手段。建成266套重点大气污染源和172套重点水污染源在线监测系统,环境监测、执法、应急和信息化能力建设加快推进。上海市的绿化覆盖率从37%提高到38.15%,人均公共绿地面积从11平方米提高到13平方米,森林覆盖率提高到12%。加强了崇明东滩和浦东九段沙等自然保护区的建设和保护,全市受保护区域占总面积的14.8%。崇明生态岛明确了目标定位和指标体系,水环境基础设施建设等取得进展。


  同时,上海以举办世博会为契机,大力推进“低碳世博”、“绿色世博”,得到全社会的积极响应。发布了低碳世博总体方案、《世博绿色指南》和《世博环境报告》,举办了“环境变化与城市责任”主题论坛和“绿色出行”、“人人一棵树”等实践活动,使环境保护成为演绎“城市,让生活更美好”的重要内容,得到了联合国环境规划署(UNEP)等国际组织的充分肯定。同时,全市工业、农业、社区等低碳、循环经济、清洁生产试点逐步展开。



分享到: